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2011
编号:13485848
SBAR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4月1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2011
     1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,将2019年4~9月收治的200例ICU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,每组各100例。对照组中,男55例,女45例;年龄24~62岁,平均(50.5±16.5)岁。试验组中,男56例,女44例;年龄25~61岁,平均(51.0±15.0)岁。自愿加入该研究项目的患者均为ICU内的患者,疾病类型为呼吸衰竭、脓毒症、感染中毒性休克等,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。同时排除严重精神疾病、恶性肿瘤疾病与不积极配合的患者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;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。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交接班的护理人员共50例,随机分配,每组各25例。实验组中,男5例,女20例;年龄23~38岁,平均(30.5±7.5)岁。对照组中,男4例,女21例;年龄24~37,平均(30.5±6.5)岁。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1.2方法

    1.2.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模式:护士在交班时,首先要完成患者基础信息与治疗护理工作的交接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567 字符